夏日炎炎,不少人想一头扎进水里降温,但有些时候,下水就等于把自己推向危险边缘。以下这些情况,坚决不能下水,请一定牢记!
一、这些情况不能下水
01陌生水域绝对不能碰
野外的河流、湖泊、水库看似平静,底下可能藏着暗礁、漩涡、水草陷阱,甚至突然变深的河床。你永远不知道水下的 “隐形杀手” 在哪 —— 上一秒还在浅滩,下一秒可能就坠入数米深的坑洼,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。而且这些水域没有专业救生员,一旦出事,救援难度极大。
02独自下水等于拿生命赌运气
一个人的时候,哪怕是熟悉的泳池,也可能因为抽筋、体力不支等突发状况陷入绝境。没有同伴及时呼救或施救,短短几分钟就可能酿成悲剧。记住,“结伴而行” 是溺水救援的第一道防线,千万别抱有 “我水性好,一个人没事” 的侥幸。
03身体不适时别逞强
感冒发烧、酒后、疲劳过度…… 这些状态下,人的判断力、反应速度和体力都会大幅下降。下水后容易出现头晕、抽筋,甚至突然失去意识。身体发出 “警报” 时,一定要对自己负责,乖乖待在岸边。
04恶劣天气是溺水的 “帮凶”
暴雨天、雷雨天、大风天绝对不能靠近水边。强降雨可能引发山洪、涨水,水流速度骤增,就算站在岸边都可能被冲走;雷电击中水面的瞬间,电流会通过水体扩散,下水等于主动 “触电”。
05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别冒险
没有护栏的河道、未开放的泳池、废弃的采石坑…… 这些地方缺乏基本的安全设施,一旦发生意外,连抓手的东西都找不到。别让一时的贪玩,变成一生的遗憾。
二、游泳注意事项
游泳前:
1.做好身体检查:感冒、发烧、腹泻时避免游泳。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癫痫等患者需遵医嘱。女性避开生理期。有开放性伤口、皮炎、中耳炎等,或刚做过医美、手术,需咨询医生。
2.进行热身运动:入水前5-10分钟热身,如高抬腿跑、开合跳、侧弓步,旋转肩、腕、踝关节,压腿、体前屈、手臂交叉拉伸、颈部左右侧屈。
3.准备合适装备:备好泳衣/裤、泳镜、泳帽,可选浮板、背漂、耳塞、鼻夹。户外游泳涂防晒霜(spf30及以上),每2小时补涂。
游泳中:
1.控制时间和强度:初学者每次不超过30分钟,有经验者可延长至1小时,每15-20分钟上岸休息,补充温水。
2.避免危险行为:不跳水,不在深水区嬉闹,不潜水偷袭他人,不模仿“跳水动作”,儿童需在家长视线内。
3.注意身体信号: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心慌、肢体麻木、抽筋、眼睛刺痛、喉咙不适等情况立即上岸。
4.预防肌肉抽筋:多因水温低、疲劳或缺钙引起。小腿抽筋,一手抓脚趾向身体方向拉,另一手按压膝盖;大腿前侧抽筋,弯曲膝盖,用手抱住小腿贴近大腿;手指/手掌抽筋,用力张开手指,反复握拳-伸展或甩动手臂。
5.保持正确呼吸:自由泳、蛙泳保持规律呼吸,用嘴吸气,鼻子呼气,避免过度换气。
游泳后:
1.及时清洁身体:用流动水冲洗全身,包括耳朵、鼻腔,滴眼药水缓解眼部干涩。
2.补充水分营养:喝温热淡盐水或运动饮料,吃香蕉、面包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冷饮和暴饮暴食。
3.注意身体保暖:擦干头发,及时穿上外套,避免吹冷风。
4.观察身体反应:若出现持续头痛、呕吐、皮疹、尿痛、耳鸣、听力下降、皮肤瘙痒、红疹、咳嗽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及时就医。
溺水自救的正确方法
如果不幸溺水,保持冷静是自救的第一步,慌乱只会加速体力消耗。尽量放松身体,让头部后仰,使口鼻露出水面,能正常呼吸。
若小腿或脚部抽筋,立即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脚趾,用力向自身方向拉,同时用另一手向下压膝盖,帮助伸直腿部,缓解抽筋。要是手臂抽筋,可弯曲手臂,用力握拳再张开,反复几次直至恢复。
观察周围是否有漂浮物,如木板、树枝、塑料瓶等,尽力抓住,借助其浮力保持身体漂浮,等待救援。
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,可尝试向岸边或有救援人员的方向缓慢划水,动作要轻柔,避免过度消耗体力。
Copyright © 2022 荆门市康复医院 www.jmkfy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荆门市东宝区金虾路36号 电话:0724-2336593
邮箱:ji169748@qq.com 邮编:448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