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,气温增高,雨水增多,非常适宜野生菌和野菜的生长,误采误食毒蘑菇、植物导致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较高,为预防食用野生蘑菇和野菜中毒事件发生。特向广大居民发出中毒风险提示:珍爱生命,远离野物;不要采,不要买,不要吃!
一、认清毒蘑菇与毒野菜的危害
1.毒蘑菇的致命风险
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,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,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、气味、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,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。
在野外,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,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。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。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的蘑菇,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。
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,或因地区、季节、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,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。误食毒蘑菇引发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,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肝区疼痛等症状,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。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,且中毒症状严重,发病急,死亡率高。
2.毒野菜的健康隐患
野菜虽有独特风味,但部分野菜含有天然毒素。像曼陀罗幼苗与常见野菜相似,误食后,其含有的东莨菪碱、阿托品等生物碱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,引发幻觉、抽搐,严重时呼吸中枢麻痹,致人死亡。
二、预防中毒要“三不”
(一)不采摘: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,野生毒蘑菇、植物毒性成分复杂,一些有毒野生蘑菇和食用菇类外形相似,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、气味、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鉴别,不管是山上、郊外还是路边草丛中的野生蘑菇、植物,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。
(二)不购买:不要在路边摊贩购买个人采摘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、植物。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、植物,也不能放松警惕,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、植物,不要偏听偏信、轻易买来食用!个人采摘的野生蘑菇、植物也不要随意售卖。
(三)不食用:要避免野生蘑菇、植物中毒事件,关键在于不食用来历不明野生蘑菇、植物,别贪“一口鲜”而不顾生命安全。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、植物,民宿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、植物,学校食堂、集体食堂等更应禁止加工食用,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。
三、毒蘑菇与毒野菜辨别要点
01毒蘑菇辨别方法
⑴观形状:毒蘑菇通常菌盖中央呈凸状,形状怪异;菌柄上可能有菌环、菌托,有些菌柄细长或粗短不均。而常见可食用蘑菇形态较为规整,菌盖多为扁半球形,成熟后展开,菌柄粗细均匀。
⑵看颜色:毒蘑菇颜色鲜艳,常呈现红、绿、墨黑、青紫等颜色;可食用蘑菇多为白色、浅褐色等淡色。但也有部分颜色朴素的蘑菇有毒,不能仅依据颜色判断。
⑶闻气味:毒蘑菇往往有辛辣、酸涩、恶腥等异味;可食用蘑菇一般有独特的香味。
02毒野菜辨别方法
⑴知特征:熟悉常见毒野菜特征。如毒芹茎上有紫色条纹,中空且有节,叶子和芹菜相似但更细长;而水芹菜茎上无紫色条纹,多为实心。
⑵多查证:对于不确定的野菜,可查阅专业植物图鉴,或向植物专家、有经验的农民请教,切勿盲目采摘食用。
四、毒蘑菇、植物中毒自救方法
(一)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及时前往医院治疗。
(二)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、导泻:用手指刺激咽部,促使呕吐,大量饮用温开水,排除体内未被吸收的残菌,减少毒素吸收。
(三)已昏迷的人员,勿强行灌水,以防止窒息。
(四)保留中毒人员食用的剩余蘑菇、植物样品,以备专业医师救治参考,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。
(五)共同食用相同蘑菇、植物的人员,无论是否发病,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。
温馨提示:
以上自救方法仅为前往医院前的一些应急处置办法,不能替代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师救治。若食用野生蘑菇、植物后出现不适症状,要高度怀疑是有毒蘑菇、植物中毒,须立即前往医院就诊,千万不能拖延,否则极易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。生命无价,健康至上。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请远离毒蘑菇和不明野菜,从源头防范食物中毒风险,共同营造安全的饮食环境。
急诊科电话:0724-2373019 地址:荆门市康复医院门诊楼北一楼
Copyright © 2022 荆门市康复医院 www.jmkfy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荆门市东宝区金虾路36号 电话:0724-2336593
邮箱:ji169748@qq.com 邮编:448000